Home » Posts tagged with » 香港

香港借人民币离岸中心优势再现昔日辉煌

香港借人民币离岸中心优势再现昔日辉煌

韩国媒体 《朝鲜日报》 12月25日 消息,“香港借人民币离岸中心优势再现昔日辉煌” 本月10日上午8时30分许,记者来到香港岛对面的九龙半岛西部开垦地上拔地而起的118层(高484米,世界第四位)环球贸易广场(ICC•International Commerce Center)大厦。穿衬衫系领带的几十到几百位银行家们成群结队地涌入大厦。 位于一层的88部超高速电梯迅速把他们送到大厦内的办公室。大厦10层到99层是办公区,入驻企业达54家,常驻人员有5000多人。 再加上102层到118层的丽思卡尔顿酒店等设施的顾客,每天出入的总人数至少有5万人次以上。由于大厦太高,所以前往49层以上办公室时需要在中间大厅换乘一次电梯。49层共启动26部电梯。 环球贸易广场竣工于美国金融危机席卷香港的2010年3月,这是自2003年非典(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后香港时隔5年再次遭受重创。但就在这一年,香港像黑洞一样吸引了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CS)等首屈一指的跨国投资银行(IB),创下“95%的入驻率”,成为“繁荣香港”的象征。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大卫•赫德表示:“无论是开会还是就餐和各种娱乐生活大都可以在环球贸易广场内进行,所以很多时候都不必迈出建筑一步。” 环球贸易广场的租金也是大幅飙升,从2010年9月的55港币(每平方英尺)上涨至今年9月的99港币,上涨了80%。这里总面积达250万平方英尺,但空置率仅为0.5%。新韩亚洲总经理吴昌洙(音)表示:“空置的办公室只有19层一个280平方米的单位。而空置的原因也非常独特。因为该企业要求提供更大的办公空间。除了该公司之外,很多金融公司和企业都排队等着进驻这里。” 香港环球贸易广场和对面中环的最高层建筑、88层(高420米)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IFCⅡ)一起构成香港金融界的“双头地标”。在环球贸易广场附近300万平方米用地上,挖掘机正震耳欲聋地开垦土地。30多台塔式起重机不停地搬运钢筋。这是在建设香港和广州之间的高速铁路,届时高铁将以200公里时速往返于香港和广州之间,单程只需要50分钟。 该工程2015年竣工后,原来需要45分钟的香港至深圳路段的车程将缩短到14分钟,连接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的“巨大都市(megalopolis)”的诞生将指日可待。全球房地产咨询公司Cushman and Wakefield(C&W)董事约翰•苏表示:“从中国大陆流向香港的房地产投资中,60%至70%集中在环球贸易广场一带。由于中国大陆资本大规模涌向环球贸易广场一带的超高级公寓,使这里形成了豪华社区。”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遭受了裁员、办公室缩小和关闭等严重冲击。现在之所以能重新复苏,其主要动力就在于向“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的转变。瑞银集团(UBS)亚太战略负责人穆斯塔克•卡帕斯表示:“虽然欧洲和美国经济低迷,但以人民币为核心且拥有灵活性的亚洲金融贸易成为香港经济的救星。” 香港金融市场也重新起步。香港交易所(HKEx)今年7月以13.4亿英镑收购世界最大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后,9月份又在世界上最先开始进行人民币期货交易。最近,上海复星医药(10月,5亿美元)和中国国营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11月,31亿美元)等企业集团陆续通过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大规模资金。可以说,香港正利用“金融枢纽”牌正面突破全球连锁经济危机。 ◇ 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交易额 香港占97% “5500亿元人民币 vs 1160亿元人民币”——这是今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公司的人民币储蓄额和新加坡、伦敦、台湾三个地区的人民币储蓄总额。最近,香港金融街中环和西九龙等整个香港地区的银行、证券公司窗口不仅提供储蓄、债券、证券投资和兑换服务,还提供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黄金ETF、货币期货等几十种人民币商品交易服务。 大福证券尖沙咀分部科长皮亚娜(音)表示:“用人民币投资股票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每月将一部分月薪兑换成人民币进行储蓄或投资股票的金融商品备受二、三十岁上班族的欢迎。” 在这种热潮下,进行人民币交易的香港金融公司从2008年底的39家增至去年年底的187家,增加了3倍以上。香港地区的人民币储蓄额(以今年6月底为准)也激增至2009年年底(627亿元人民币)的10倍左右(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 汇丰银行香港区总裁冯婉眉表示:“在人民币离岸中心竞争中,香港力压新加坡、伦敦等地。香港吸引了2000多个跨国企业(包括金融公司)的亚太总部,而且和中国大陆融为一体,具备了发行和运用人民币金融投资商品的最佳条件。” 香港“点心债券(Dimsum Bonds,指在香港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的主体也开始从中国政府和国有银行扩大到外国金融公司和普通企业。麦当劳、沃尔沃、TESCO(乐购)、汇丰银行(HSBC)等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发行点心债券筹集人民币资金。截至今年8月,日本企业共发行价值34亿元人民币的点心债券,高达去年同期的3倍。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截至今年9月,非中国企业的点心债券发行金额达8亿美元,是中国企业发行规模(2.2亿美元)的4倍。这表明外国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提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信号。” ◇构建世界最强金融基础设施 香港地区的金融业从事者达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3%。英国经济分析机构CEBR预测,香港金融业从事者到2015年将超过伦敦居世界之首。 随着全球低增长趋势和金融、财政危机长期持续,香港金融市场也遭受冲击。股市日均交易额在短短一年内缩水一半,从1000亿港币减少到500亿至600亿港币,2009年至去年3年内连续居世界之首的企业公开募股量也急剧下降,今年将世界第一的宝座拱手让给纽约。很多大型跨国投资银行(IB)和中国大陆、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纷纷从今年年初开始启动定期结构调整,进行裁员。 但大多数金融界人士表示:“香港具备金融业所需的最佳社会、经济和城市条件,因此,香港没落是难以想象的。”盯住美元的稳定的汇率、自由的外汇交易、只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就可随意解雇职员的劳动市场、简单的金融公司成立条件等,很多优势都是香港独有的。 KDB大宇证券亚太本部长金钟善(音)表示:“除了澳门和开曼群岛等特殊地区,这里向金融机构征收的法人税是全球最低水平。这里完全不会区别对待本地人和外地人,外国人甚至不用缴纳股票红利和利息所得税以及有关交易差价的税金。另外这里没有遗产税,而且拥有3000亿美元的强大外汇储备。” 全球竞争力分析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今年7月公布,香港竞争力在全球70个城市中居首位;世界经济论坛(WEF)在每年发行的《金融发展报告(FDR)》中连续两年(去年和今年)将香港评为世界第一,这都是出于上述原因。 ◇成败取决于人民币地位 但在亚洲金融枢纽的竞争中,上海、新加坡、吉隆坡等地都在猛烈追击香港,中国政府最近还赋予新加坡和台湾人民币清算结算权限,因此香港决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工商银行(ICBC)去年3月在新加坡设立了第一个海外人民币业务中心。中国国家信息中心表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迅速开放并趋于国际化,香港作为人民币中介的地位可能会面临挑战。”汇丰银行今年4月在英国伦敦成功发行了人民币债券,这是该行首次在香港以外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英国财政部长乔治•奥斯本当时公开挑战称:“要将伦敦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关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质疑依然存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开始下降30%左右,但这一趋势最近有所缓和。德意志银行亚太总部人民币业务主管李民宏表示:“因为出现了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测,致使持有越多人民币会获得越多汇率差价的信念大幅消失。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事实,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后过了40年,美元才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很长时间。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指出:“香港地区的人民币储蓄和贸易结算增长速度最近有所趋缓。”有人担心,如果中国经济和人民币力量削弱,香港金融产业就会随之萎缩,香港会像澳门一样沦为依靠旅游和购物的城市。

港媒《大公网》:日本须正视中国民间呼声 置若罔闻必自食恶果

“9.18中国国耻日”,香港《大公网》刊载了题为《日本须正视中国民间呼声 置若罔闻必自食恶果》的评论员文章。文章以强硬的态度回击了近日来日本对中国的节节挑衅,显示了中国政府、香港民众保钓的坚强决心。文章全文如下: “九一八”是中国“国耻日”。八十一年前的今天,日本藉口“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短短四个月,东北三省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沦陷,三千多万父老成为日本的铁蹄下的亡国奴,饱受长达十四年的蹂躏。八十一年后的今天,日本侵略本性不改,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想通过所谓“国有化”,侵占我神圣领土,再次点燃中国人民的抗日怒火。 连日来的保钓示威是中国反日情绪的大爆发,震惊世界,也震慑了日本。从北京、上海到广州、深圳,从香港、台湾到美国、加拿大,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自发走上街头,高呼“还我钓鱼岛”、“主权领土不容侵犯”等口号,道出海内外炎黄子孙保家卫国的共同心声。这次自中日建交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保钓大示威,反映了中国民间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强烈愤慨,展现出中国扞卫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是中国民间对钓鱼岛主权的强硬宣示。 遗憾的是,日本方面“冷对、漠视”中国民意,在钓鱼岛问题上依然一意孤行,不思悔改。在谈到应对中方反制措施时,野田一面假惺惺地大谈中日友好大局,呼吁中方对日“国有化”钓鱼岛表现出冷静和理解,一面顽固坚持“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立场,继续强化对该岛屿及周边海域的警备,并赋予海上保安厅以陆上警察权,对中国保钓人士登岛宣示主权可现场拘捕。同时,野田还准备在联合国大会上与中国继续对抗。随着事态发展,日本方面可能还会进一步冒险,继续激化钓鱼岛局势。 日本政府自认聪明,以为摸清了中国的行事风格和习惯,估计中国人的愤怒是暂时的,中国政府的反制也会适可而止,日方可暂避风头,蒙混过关。然而,日本的“小算盘”完全打错了。漠视中国民意,只会引起社会反日情绪的更大反弹,低估中国的扞卫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也会令日本付出更惨重的代价。在钓鱼岛问题上,无论是短期的“遭遇战”,还是长期的“持久战”,中方将奉陪到底,绝不会后退半步。 民意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去,中日老一辈领导人以卓越的智慧和胆识,破解了中日关系“死结”,两国人民通过频繁的民间交往,奠定了坚实的互信基础,共同托起了中日大局,保证了两国几十年的友好合作关系。如今,日本右翼反华势力大行其道,致使两国关系的基础受到毁灭性冲击。 在反日示威中确实出现的不理性举动,对此中国社会各界给予了严厉谴责,相关人员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不要忘记,这些事件因何而起?谁才是导致日本企业、产品受损的真正“元凶”。正是野田、石原等一批政客,为一己之利,转移国内矛盾焦点,在中日关系上玩火,才把自己的国民、企业推向中国人的对立面。在中方惩处打砸抢肇事者的时候,最该扪心自问、作深刻反省的是日本政府,最应为受损日企负责的是野田内阁。日本政府必须看到,只有放弃冒险,使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在华日本国民和企业的安全才有保障。 经历过“国耻”屈辱和磨难的中华民族,最珍惜和平,最痛恨侵略,在扞卫领土主权完整上有最坚强的意志。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成为中国时代强音的今天,日本的阴谋注定不会得逞。日本政府若对中国强大民意置若罔闻,继续“玩火”,最终必将自食恶果。(消息来源:香港《大公网》责任编辑寒洛) news@theasian.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