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Posts tagged with » 人事改革

每次政权交替的时候都会出现的人事改革,取决于任命者的实践

韩国媒体 《东亚日报》 12月26日 消息,“每次政权交替的时候都会出现的人事改革,取决于任命者的实践” 总统当选人朴槿惠作为公共机关的人事依据原则提出“专门性”是因为她认为在历代政府都会反复出现的“指派人事”的弊端,最终会回到总统身上,动摇政权的基础。不管左还是右,每次政权交替后新登场的政府都约定了具有透明性和专门性的人事安排,但是为此所制定的各种人事制度只受到了“内部已经规定好的游戏”的指责,对此也出现了未能充分引进具有专业性的人才的批评。 根据朴当选人表明的人事原则,很多人期待公共机关的指派人事会比过去减少很多。但是部分人对能否摆脱“任命自己人”的诱惑,还是抱有质疑。 经济部门的一名高层有关人士表示:“任命者要放下所有的欲望,才能公正地进行公共机关人事安排。” 他还表示最重要的是朴当选人用行动证明。 ○反复出现的“指派、路线”人事争议 2003年4月3日,青瓦台首席辅佐官会议。卢武铉总统指示了对所属机关的人事系统整顿,表示:“为了能聘用具有能力和专业性的人才,制定具备开放性推荐和公正性的选拔系统。”即,要聘用同时具有专家的见识和改革性的人才,让这些人进入公共机关。但是最终因为根据理念进行的“路线人事”,未能实现上述内容。 在李明博政府,公共机关指派人事安排的习惯仍然被持续。上任后的2008年5月,计划财政部公开表示“要切断指派人事的循环,通过选拔民间专家来提高公共机关的竞争力。”但是最终还是反复安排亲信的人事,这时甚至还出现了只选“高丽大学、希望教会、故乡岭南”、“江南房产富翁”的说法。在现任任期只剩下2个月的本月,就已经有4名青瓦台秘书团被任命为KOTRA、健康保险审查评价院、韩国鉴定院、济州国际自由城市开发中心等的监察员,受到了任期末“分吃职务”的批判。 因为在每个政权都出现指派、路线人事安排,甚至出现了“公共机关的负责人及高层职员的工作是给政治家及退休官僚当养老的职务”的讽刺。本报分析了从2008年6月到今年6月,通过公开招聘制度选拔的公共机关负责人198名的背景,结果公务员有46%(91名)、民间人士26.3%(52名)、政治圈人士23.2%(46名),但是内部晋升只有4.5%(9名)。在政府部分当过高层职务的人和新世界党议员、党工作者、青瓦台秘书室人士等大部分进入到了公共企业。 ○能不能改善“名不属实的公开招聘制度”? 问题是如何确保朴当选人公开表示的“专业性”。专家们表示,如果能按照原则运用已经堕落为包装“指派、路线”人事安排道具的公开招聘制度,就能自然而然地确保专业性。 历代政府的公共机关人事安排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名不属实的公开招聘制度”这句话。该制度为了确保专业性和透明性,在金大中政府时期第一次实行。经过历代政府,其对象机关也在扩大,制度也变得更精密,但是“耍手段”也随着进化了,因此只受到了给指派、路线人事进行包装的指责。“为了让上头‘指派’的人士通过,在推荐和选拔过程中进行‘管理’,不让其发生闲言闲语”甚至成了评价该机关的能力的基准,公开招聘制度根本没有起到原本的作用。 现行的公共机关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大致会经过“募集应聘者→文件审查及面食→推荐3—5倍的候选人→主要部门及总统的任命”等程序。青瓦台如果要求主要部门及机关不管背景,只推荐具有专业性的人才的话,就能在不修改现行制度的情况下“实现专业性”。中央大学教授(行政学)黄允元表示:“政府在出台初期制定具体的人事原则,以此为基础好好运营现有制度的话就能自然地确保专业性。” 部分人认为,朴当选人本人能不能摆脱掉“人事安排权利”的诱惑,就是确保专业性的最重要的要素。公共机关负责人和副负责人、监察员、高层职员、主要协会长等总统能直接或间接行使人事权力的相关机关职务大概有3000—4000个。即使象征性地任命专业性人士担任大型公共企业社长,只要在其他“分支”人事中出现一两次例外的话,当选人所约定的原则就会崩溃。仁川大学教授(政治外交学)李准韩表示:“比起总统负责所有人事安排,让该部门直接挖掘具有专业性的人才或提高内部晋升比率等也是确保专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