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严师”-中秋前李寿成总理拜访记
“噢,你们来了,怎么样?你们的工资还可以,生活没有什么问题吧?”简单的问候温暖地令你不知不觉仿佛回到遥远故乡的家中,如同慈祥的父辈询问儿女的生活近况,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宾至如归吧。
适逢韩中两国同庆中秋佳节之际,笔者有幸随亚洲记者协会创立会长李相起先生来到亚洲记者协会首位理事长-李寿成总理的家中拜访。
李寿成总理,对中国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他早年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法学系,曾在美国潜心研究犯罪社会学,后转入法国专研刑法、刑侦学。此后,他先后就任首尔大学校长、国务总理等韩国学界、政界要职。他既是韩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犯罪刑侦学专家,又是韩国首屈一指受国民爱戴和敬仰的政治家之一。
在踏入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家中的一瞬间,笔者心中之忐忑,可想而知。
欲破冷场,学生遇文化碰撞—-诲人不倦,严师授生活智慧
中国有一个名词,叫做“冷场”,特指会议过程中无人发言、面面相觑、场面沉寂的不快局面。其原因,在于交谈双方过于紧张,而解决办法,莫于不断寻求话题。因此,大凡中国知名记者、主持人,多被戏称或尊封为“铁嘴”,以表彰其语多惊人之举。笔者作为记者,也难免效仿,侃侃而谈。
“为女子,长者前,勿多言”李总理短短的一句话过后,整个屋内一片寂静,笔者大脑内更是一片空白。空白过后,弹出几个大字“文化碰撞”,也就是英文中常说的“culture shock”。还没等笔者缓过神来,紧接着便传来了李寿成总理平易近人的声音“女孩子,多话,在韩国社会生活中,会被视为大忌”。“在韩国,特别是结婚后,做了儿媳妇的女孩,如果在公婆前多语,则会被视为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笔者哑然。短短几句话,深深地体现出儒教传统在韩国保持的良好继承性,同时提示了韩国女性在社会、家庭生活方面的行为指南。最终成为了笔者本次到访过程中所获得的的韩国文化教育最为深刻一课。
意志坚定 立场明确,尊重信赖 海量包容
“你的故乡是什么地方?”
“吉林省吉林市”笔者忐忑地回答。
“吉林市真是个好地方,那里有一个大型的水电站,上游冰冻三尺,下游水流犹温,景观奇特”。文化冲突烟消云散后,气氛大大缓和。
事实上,吉林省对于中韩两国来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地区,2002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东北地方社科院正式启动为期5年的东北工程以来,几乎在每个韩国人的心中,对这片土地都留有极为深刻的印象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而这一话题也几乎也成为了每一个中国记者在接触韩国政界人士时必然会遇到的棘手问题。谈到“东北工程”李总理的神色开始有些凝重,“高句丽是一个存在于1000多年以前(公元前37-公元668)的古代民族,他们与韩半岛有着不可割舍的血缘民族关系”,“后来被唐罗联军击败以后,部分流民建立了渤海国,那是1000多年以前的历史了”。他指出“如果高句丽和渤海等历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被编成‘中华民族’史的一部分,那么将会导致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对整个韩国史的认识混淆,在这个方面中国政府的做法是很不恰当的”。
事实上,笔者恰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韩所就职,2007年东北工程结束到现在为止也已经5年有余。对于这一问题,作为中国学者,在我面对韩国友人的时候,确实很难予以回答。也只能说“东北工程”的部分结论确实伤害了韩国的民族感情,中韩关系也曾因此一度跌入低谷。
与“高句丽史”有着极为重要联系问题,事实上包括针对中国朝鲜族目前所生活的东北边疆地区,两国政府所各自持有的不同忧虑,这一问题甚至还辐射到对中国56个民族之一的朝鲜族的民族双重属性的认识。
因此,笔者踌躇再三,只好硬着头皮求教李总理对朝鲜族的看法。李寿成总理笑着说“我在中国也不止一次地对朝鲜族同胞说过,如果韩中发生战争,你们倾向哪一方?很多朝鲜族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后来我对他们说,你们必须站在中国的一方,因为你们是中国的国民。但是,如果韩国同其他的国家发生战争,我希望你们站在韩国的一方,因为你们是韩国的‘四海同胞’”。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总理对中国政府和13亿中国人民的尊重,包含了对中国朝鲜族的信任,同时也明确地体现了一位长者,对社会及国际上存在的各种无法清晰获得解释的现象所持有的包容。
李寿成总理是中国人的老朋友。2006年他的一句“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新村运动”,一开始让在场记者大吃一惊,后来他对中国的形势给予了详细的分析,最终让在座记者心悦诚服,赞叹其一腔赤诚。
2011年7月他做客中国人民网,当时他表示“我希望韩中两国人民在互相尊重、互相友爱的基础上,能够共同去建设一个和谐、幸福的世界”带给了中国人民来自韩国朋友心中最真挚的友情。
最后,让我们期待中韩之间的不断交流能够最终化为一座不朽的桥梁,牵引中韩友谊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记者王璇 news@theasian.asia